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武宣开展“双万”大行动 心牵百姓苦与乐

[复制链接]
查看: 1222|回复: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21 19:0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武宣。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二塘镇小林村距离镇**21公里,是半丘陵半石山区村屯。去年全村贫困户231户905人,年人均纯收入仅有2002元。

小林村的贫困牵动着县长韦德斌的心。9月14日,韦德斌率县委组织部、财政局、扶贫办、水利局、交通局、经贸局、畜牧水产局和县信用联社的负责人到该村开展秋季“双万”大行动,与民“六同”,为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韦德斌来到江那屯路口,看到群众正在热火朝天地平整路面。经了解,投资22万元的江那屯等3个屯的巷道硬化今天破土动工,韦德斌便和随行干部一起挥锄扬铲。“修的这条巷道水泥路有多长?”韦德斌问。“这条巷道水泥路全长1000米,水泥路段途经江那河,必须修一座桥。”村党支部书记覃猛芳说。韦德斌顺着这条路来到江那河,与扶贫办、交通局负责人研究、协商建桥方案,并叮嘱村干部先把路基建好。

古付屯有一条全长1.5公里的村路,途经村民委、古付新村,直通面积近1.6万亩的林地,是人居及木材运输的交通要道。目前,这条路还没有修建水泥路。去年,由财政资金投入2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万元,水利局设计、扶贫办负责修建的18米长的古富新村桥于10月1日开工建设,到11月20日竣工。“桥已经修好,但是路还没有修建好。村里有很多经济作物运不出来。路通财通,群众修路积极性很高,都盼望把这条泥土路建成水泥路。”覃猛芳说。韦德斌对该村干部、群众关心村公益事业,修建致富路的积极态度给予肯定。要求相关部门做好规划设计,逐一落实解决,为该村修好致富路。

在村小学,韦德斌与校领导共商教育发展大计,了解教师的工作及生活情况。并给该校赠送教学用具、文具一批。学生们拿到篮球和文具,笑得很开心。韦德斌叮嘱学校领导要完善校园建设,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并增加一些体育器材。

小林村民委的支柱产业以木材、生姜为主。生姜面积有900亩左右,年产生姜1200吨以上,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3250元。为打破单一的生产经营模式,该村党总支部“第一书记”谭家福和村干部先后带领党员和骨干群众到兴宾区、象州县、武宣镇等地参观学习养鸡技术,发展林下养鸡产业。“目前群众对发展林下散养土鸡很感兴趣,今年村里引进芦花鸡进行养殖。”谭家福说。“农民养殖特色家禽前景好,经过论证后切实可行,看准了就要大胆地干,要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农民收入。”韦德斌说。

在随后的座谈会中,村两委干部、生产队长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畅谈经济发展、新农村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并提出了一些问题希望给予解决。韦德斌协调县财政局、扶贫办、水利局、交通局、经贸局、畜牧水产局和县信用联社的负责人给予答复,拿出解决办法。“养殖技术指导、资金扶助、销售信息服务、水利设施建设等问题9个部门有了答复,我们很高兴。”村民覃桂清说。了解到县委组织部为村委捐赠电脑;县府办、经贸局、二塘镇**等部门为村委援助水泥支持村巷道建设;县扶贫办、水产畜牧局精心组织村民参加脱贫致富实用技术培训,为小林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鼎力援助时,韦德斌表示了肯定和赞赏。

一阵山风吹来,尽管有丝丝凉意,但此时的小林村干部群众心里暖暖的……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 反馈建议:gxwxkj@163.com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10:00-19:00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Www.WuXuan.Cc. All Rights Reserved -   ( 桂ICP备12000868号 ) -  桂公网安备 45132302000103号
广西网警虚拟岗亭广西网警网站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