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姿多彩的仙城风土文化

[复制链接]
查看: 1122|回复: 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19 15:5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武宣。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处于桂中腹地黔江河畔的武宣县,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素有“仙城”之美称。仙城文化源远流长,这里的壮族先民自古以来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积淀丰厚、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和精英文化。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5:53:12 | 只看该作者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壮师剧
    壮族师公戏,是由师公跳神发展而成,武宣壮人称之为“唱师”、“跳麽”、“唱诗”、“跳神”等称谓,1987年后正式称为“壮师剧”,并列为壮族七大剧种中的第二大剧种。师公歌舞源于古越巫,秦汉时巫风巫舞极为盛行。汉武帝征南越时曾驻师武宣,武帝“尤信越巫”(《风俗通义·怪神》);“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史记·孝武本记》)。越之后裔,承先祖崇巫遗风,沿袭至今。壮族巫觋歌舞于明代受梅山道教的影响,到了1872至1874年间在贵县鹤山村一带形成了早期的师公戏,流传至武宣发展壮大后最为盛行,可算是完整的壮师剧了。2002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武宣县通挽镇为 “广西民间艺术之乡(壮师剧)称号”。
    武宣县原有15个传统师公班(通挽4个,东乡3个,禄新3个,桐岭2个,二塘2个,三里1个),各戏班都有师班谱,其中以通挽大昌师公班的历史较为久远,该师公班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从贵县龙山一带传入,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已知发展保留最为长久的师公班谱系,传到覃怀山已经是十九代了。解放初期,黄淑仕、覃怀山等民间艺人组织成立了大昌壮师剧团,演员达五十多人,是武宣县最大的业余壮师剧团。1953年,黄淑仕和覃怀山参加广西省第一届民族民间文艺观摩会演,获节目优秀奖和优秀个人演员奖。1982年9月至1983年9月在武宣县城成立 “武宣壮师改革实验剧团”,这是壮师剧历史上的第一个专业剧团,排演了现代壮师剧目《心灵》、《新花》(均由专业作者罗福义创作),该团下乡巡回演出23 场,观众达4万多人次。
    历年来,武宣县各个壮师剧团(师班)所演出的传统剧目有《盘古》、《雷王》、《达七》、《白马姑娘》等四十多个,现代剧目达五十多个,全用壮族方言演唱;这些戏剧音乐大多采用壮族传统民歌、壮欢的曲调,主要采用师腔(七言)和欢腔(五言)两种;其主要伴奏乐器是蜂腰鼓(壮语称“沌盟”),该鼓音色独特,与大鼓和两个沙锣合奏时,具有庄严、雅穆之感,因此其风格带有壮族宗教音乐古风古朴的特点和韵味。而改革后的壮师乐队,又加入了民族管弦乐,更丰富了壮师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武宣壮师剧的传统舞蹈为明灯舞、马鞭舞、竹马舞、面具舞等,曾参加广西省民间文艺观摩演出并获奖。还有著名民间艺术家黄淑仕曾应邀到广西歌舞团传授技艺。
    壮师剧形成发展数百年来,代代相承,一直活跃在黔江两岸,成为武宣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戏剧。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5:53:32 | 只看该作者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山歌剧
    武宣山歌剧1952年源于三里白米村,是由地方民歌、山歌、壮欢等民间艺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新剧种。
    三里原有山歌剧业余剧团,男女演员曾经达四十多个,他们编演第一个山歌剧是《寡妇改嫁》,第一场在东乡街演出。后文化馆组织成石龙县山歌剧代表队,于1956年参加桂西壮族自治州的文艺会演,得到覃应机主席的高度评价,并与演员合影留念。
    山歌剧语言通俗易懂,多是对唱或合唱,有浓郁的乡土韵味。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5:53:56 | 只看该作者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翡翠舞
    翡翠舞是武宣壮族人民模拟禽类动物而独创的全国唯一的一种娱乐性舞蹈。表演者套上用竹片和绿色毛线结成的美丽的翡翠鸟模型,在锣鼓及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显得生动活泼,形象逼真,为武宣壮族人民独有的传统舞鸟节目。该舞逢年过节或喜庆之日举行,有一对出场的,也有群体出场起舞的。起舞时舞姿及形态优美纯朴,可抒发内心情感,又富于娱乐情趣,给观众带来心旷神怡的美好联想。舞蹈动作的主要内容有觅食(追鱼、啄鱼、喝水)、洗澡、盘睡、交情、惺忪.起飞等,体现了翡翠鸟性格温顺、勤劳善良、和谐相处的特征。该舞蹈反映了壮族先民对鸟的图腾崇拜,借翡翠鸟的生活习性,表达了壮族人民向往自由,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2、蝴蝶舞
    蝴蝶舞也是武宣壮族人民娱乐性的一种舞蹈,表演者以丝绸结成两个精美的蝴蝶道具套在身上,由两个姑娘手执花篮作前导,边舞边唱人们幻想的故事情节。舞的表演程序:观花、引蝶、恋花、飞向自由。 表演者在音乐的伴奏下托篮起舞,富于诗情画意。
    该故事相传于清光绪年间,武宣桐岭大覃村有一财主的独生女叫芳梅,貌美如花,其父欲寻门当户对为婿,女儿不从,后与贫困的长工阿成相爱,父知后不允,二人双双出走,财主派兵追捕,最后追到凤凰山将被捉时,阿成和阿芳二人相抱跳崖自尽,死后化为一对彩蝶飞向远方。后人为了颂扬他们反抗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精神,因此创编了独具风格的壮族蝴蝶舞,酷似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动人故事。
    3、龙宫水族群舞
    这是流行于三里镇的一种娱乐性舞蹈。该舞蹈的道具用竹、木、硬纸壳、铁丝编制的龙、鱼、虾、蟹、螺等水族动物模型,表演者将这些道具套在身上起舞,极为生动,形象逼真。该舞蹈又称“龙鱼舞”,采用锣鼓等打击乐伴奏,强弱对比强烈,感情丰富,表现了鱼、虾等动物的稽谐相处,自由生活的各种习性。舞蹈内容丰富,主题鲜明,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4、舞狮、舞龙
    这是普遍的群众性娱乐舞,此舞大多以龙狮的主舞、伴舞有戴上猴、猪等神密动物面具陪衬的,颇有情趣,大凡喜庆节日均有表演。每年春节,县、乡都举行此项比赛。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5:54:19 | 只看该作者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壮欢
    壮族是能歌善舞的古老民族,壮乡号称歌海,壮欢是壮族民歌的一种形式,壮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根据壮学专家郑超雄考证,《九歌·东君》原是古越人之作,后经屈原等加工整理,如“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壮语称太阳为“暾恩”。 “壮欢”是武宣县最有代表性的民歌,其民族风格韵味浓厚。“欢”又叫“诗”,可唱可诵,句式方整,押韵规范,形式独特。通挽、禄新一带多流行五言四句体的“腰脚韵”欢,即偶句的腰与奇句的脚互押,第三句的脚押第二句的脚。如:
    你讲没养猪(壮人称猪为“某”)
    门口何有屎
    你讲未娶妻
    又听小儿啼
    而东乡、三里一带则流行“头脚韵”的五言四句欢,即偶句的头与奇句的脚互押,第三句的头押第二句的脚。此外,在壮师剧中出现的“欢”多为勒脚欢。“欢”在音乐调式风格上多为宫、羽调式。壮欢作为武宣壮族人民民俗文化生活中最盛行的一种民歌艺术,壮人好客,往往以歌代言,显得格外热情与乐趣。据《汉书·元后传》等史籍记载,汉时听赏越人歌曾成为长安贵族们的一种时尚。“僮即旧越人也。”由此可见,壮族先民的歌谣早已传至中原,壮族以歌代言的传统风习,就是古越人“尚越声”“作越歌”文化特征的传承和演化。在武宣县壮族民间以“欢”演唱的故事长歌主要有《唱英台》、《唱文秀》、《唱董永》、《李旦与风姣》、《杨文广》等,这些唱本都是古壮字抄本,成为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别具特色的艺术珍品。
    四、土俗壮字
    壮族在秦朝以前应该有自己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即统一了文字,被中原文字代替了,而壮语言词汇尤为丰富,很多事物非壮文无法表达,因此到了唐代,壮族民间就产生一种壮语音与汉字音、形、意相结合的“土俗字”,即壮文方块字。这些方块壮文是借汉字的字形加以变体,即将其偏旁部首进行删、增、移位改变或重新组合,然后用壮音诵读。很多壮族古今山歌、叙事长歌、麽经和壮师剧本、“欢”、歌词等,都是用这种土俗字抄写的,在民间流行的唱本主要有《唱盘古》、〈唱布伯〉、《龙师火帝》、《雷王〉等,因为武宣壮语词汇特别丰富,用壮文表达更为具体生动。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5:54:32 | 只看该作者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壮族蜂鼓
    蜂鼓,武宣壮人称“沌盟”,是以中空的陶器作鼓身,两头蒙上皮革(水獭皮或羊皮),中间用绳子连接绷紧,鼓形为两头大中间小,酷似蜂形,称之“蜂腰鼓”。蜂腰鼓于周代时颇为盛行,它是巫舞活动必备之具。蜂鼓音色圆浑、沉厚、古朴;还可定音高,声音响亮优美,别具神韵,为壮师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凡演壮师剧都离不开蜂鼓。演员的唱、舞以及剧情的变化发展,都要根据鼓点的轻重、快慢、强弱来进行表演的。蜂鼓,无论其音、形,都显得古老、典雅,精致可爱。真可谓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在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蜂鼓与时俱进,不断敲响时代音符,成为生态和谐的新乐章。
    六、面具制作和神像雕塑工艺
    面具是傩巫活动的主要工具,战国时岭南就已盛行傩巫之风,可见其历史之悠久。武宣的师公歌舞都要戴上面具,如敬三元舞、跳神、师公各种祭仪,都离不开面具,武宣师公所敬之神有三十六个,每一神都有一面具,这些面具的工艺制作非常精致,突出人物的形体神态。面具除在壮师戏里出现外,也常在文体娱乐活动中使用,如人们进行舞狮、舞龙等风情活动中,常戴着各种面具伴舞,显得格外风趣。
    神像一般用樟木雕塑,武宣庙宇较多,特别是盘古庙,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二十四座盘古祠庙,庙里一般都有盘古、雷王、伏羲、花婆、女娲、神农、秧姑等一列系神塑像。神像制作汇雕塑、书法、绘画艺术为一体,形象生动、色彩艳美、风格古朴。不同的神有不同的像,如甘王威严、雷王凶狠、花婆慈善、土地公神秘,盘古神有“日”、“月”标志,伏羲兄妹无衣服(用树枝叶挡身)等等,这些神像都是本地民间艺人雕刻的,体现了武宣壮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水平。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5:54:50 | 只看该作者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庙会文化
    武宣祠庙众多,庙会文化体系完整、风格古老、雅穆,自古以来代代相承。
    武宣县最大的庙宇是县城的红庙(文庙)。红庙主要是祭祀孔子和历代先贤文人之场所。每年十一月初四为祭孔日。据有关县志资料记载,以前祭孔时其程序都很严格,由县官主持,有八音乐队演奏,很庄严。
    除文庙外,其它小庙宇遍及仙城,庙的规模虽小,但其源流古老,特别是盘古庙,最能体现武宣壮族文化特色内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县内的盘古祠庙就有24座,占来宾市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还有其它壮族神庙如花婆庙、三界、甘王、冯四等祠庙不下一百座,其中有文字记载的为67座(民国二十三年《武宣县志》)。武宣壮族先民历来最敬崇的是盘古神,各地都有较为固定的盘古节及其庙会,如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三月初七、四月初八、五月初五、六月初二、七月初七、八月十五,等等,真可谓盘古庙会何其多。庙会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杀猪敬奉盘古;请巫师打醮酬神(师公歌舞);举行游神;抢花炮等活动。庙会那天,庙里收拾一新,神台上堆满供品(三牲、糯米粑、菜包、粽子、糖果等)香烟缭绕,灯火辉煌。庙会活动是有组织的,以自然村或家族为单位各选派一头领(称“大元首”)负责向村民筹集资金,然后几个大元首在庙会那天卯时宰牛或宰猪,用禾草烧烤熟后即供奉盘古及其它神,大元首还要负责其它文娱活动的安排事宜,如舞龙、舞狮、武术表演、请师公演师公戏、抢花炮等活动。抢花炮队一般由青壮年组成,十几人组成一个队。花炮,即在一个铁炮筒里放火药,在炮口处套上几个金属环(分等级:第一等为头炮,第二等为二炮),当炮捻点燃后,“轰隆”一声,炮环随硝烟射向空中,待落地时,抢炮队蜂拥而上拼力抢夺炮环。获胜者欣喜若狂,领着奖品和奖金,带着炮环回家,供奉于本家祖先神台上,以志庆贺。人们举行盘古庙会活动,主要是赞颂创世神的功德,企盼神灵赐福消灾,祈求风调雨顺,渴望农业生产取得丰收。还有其它英雄神之庙,如甘王庙、三界庙、冯四庙、冯九庙、大王庙等的庙会活动,大体与盘古庙会相同。总之,无论何庙的庙会,师公在诵经或跳神时总是先提到盘古,“盘古先王立天地”,可见,人们对盘古和其他英雄神的崇拜信仰,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活幸福安康的美好追求和愿望。武宣的庙文化,体现了盘古文化的重要内涵。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6:00:23 | 只看该作者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巫道文化
    巫公活动和道公活动是武宣两种道教文化的表现形式。巫公,又叫“师公”,是与“神”打交道的人。师公主要是在庙会时进行打醮酬神活动,即师公歌舞,主要内容是请神、敬神、娱神(跳神),大的庙会要颂经三天,唱颂十二部经书(壮文),主要是赞颂神的功德,其中开头首先要诵《唱盘古》、《唱布伯》,然后赞颂其他英雄神;在规模较大的祭祖活动中也请师公进行歌舞;此外,壮人办丧事时也请师公喃颂有关经文,内容主要突出“孝”的传统美德。道公的活动是在办丧事时,将死者灵魂送上天堂,其程序有“开光”、“过奈何桥”、“破沙城”等节目;还有喃诵颇有教育意义的经文及赞颂死者生平功德。道公用哀伤的曲调喃唱,悲感之极,催人泪下!教死者子女莫忘养育之恩,可谓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师公和道公在发展传承徒弟时要举行受戒仪式,过关后才有资格接班。道公受戒较简单,师公法事比较复杂,戒仪较为隆重,有“上刀山”、“过火炼”等精彩节目于公共场所表演。武宣师公(巫公)是梅山教派的,属“武教”,也是一种壮化了的宗教;道师是茅山道教,属“文教”。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6:00:48 | 只看该作者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地名文化
    1、“仙”地名
    武宣县,原称“武仙县”,县内“仙”地名非常多。如仙人山(有贾鹏居山修炼的记载),桐岭仙人洞(有明惠文帝云游遗诗的记载),东乡仙岩,马步八仙天池,八音仙山,石羊仙山,仙女山,禄新仙鱼潭、仙天山,黄茆仙鱼岩,金鸡仙岩洞,东乡打铁岩里还有“仙田”,东乡平岭黄仙祠,武宣、禄新、东乡的仙娘庙,石祥河中仙湖岛,黄茆八仙岭、八仙庙,等等;此外,以村庄、道路、住宅、学校取“仙”字命名的有河马“仙和村”,老县城有“望仙楼”、“仙城书院”,现在城区有“仙城中学”、“仙蜜路”、“八仙迎宾池”、“仙蜜园”、“仙城宾馆”,等等。县内的“仙”地名几十处,因此仙城到处都有“仙”迹。
    2、“那”文化
    那,壮语即“水田”的意思。珠江流域是世界上水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地处桂中腹地的黔江两岸,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自古以来,壮族先民的原始农耕以水稻种植为主,他们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开垦农田,特别是东乡三里一带,素有“东乡三里吃白米”之称,因此,东乡三里一带以“那”命名的村庄、地名特别多。因壮语语法多为定语倒装,如“那沙”即沙质土的田。还有那歪、那里、那椅、那坑、那洞、那井、那龙、那马、那羊、那珠、那六、那旱、那烂、那江、那怀、那索、那盘古等村名和地名,形成壮族“那文化”。“那文化”体现了壮族先民以勤劳智慧创造了原始农耕,这是人类进入古代文明的标志。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16:01:08 | 只看该作者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崇花习俗
    武宣壮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崇花的习俗。仙城山水秀丽,植被繁茂,各种各样的鲜花姿态万千,色彩艳丽。壮族先民认为花为万物生长之源,人也是由花变的,因此对花的崇拜尤为浓厚。县内有很多以花命名的村庄,如北河片的东乡一带有花王、花李、花乙、花潘、花侯、花潭、花罗、花六、花蕾、花山、花颜等村庄,南河片也有花马等村名。现在妇女生育时,还有在门房内插鲜花和鲜草的习俗。壮人普遍信仰雅布(即“花姿”),男女结婚时要给新婚夫妇送花盆、花灯等,夫妇床下要接花神(即“雅布”),久婚不孕者要请巫师举行赐花仪式。一般庙里都接有花婆神,每年正月十五为“花灯节”。壮人崇拜雅布,认为雅布是人类的始祖母(花林圣母),视雅布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每逢妇女儿童生病,都祈求雅布赐以消灾降福,这个习俗反映母系氏族社会的缩影存遗。壮人认为白花代表男性,红花代表女性,因此在“花灯节”求花时大多都是求白花,这说明壮族古代原始社会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后,男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壮人的《哭嫁歌》里看,大多是祈求白花的,如“赐得红花拜三拜,赐给白花拜万拜”,说明男子在父系氏族社会家庭中的主体作用。
    武宣壮族人民对花、草、树木的崇拜,以及对葫芦、磨刀石、岩洞等象征生殖的物相崇拜,还有对雅布(花婆)的信仰,盘古的崇拜,与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风相结合,构成了壮族原生态的雅布文化和盘古文化体系,反映了壮族先民在原始生产生活条件下,崇尚自然、崇尚生命、关注人类繁衍的人本主义理念。
    2003年9月至2005年3月,经广西壮学学会专家组多次进行广泛实地考察和充分论证,认为武宣县是盘古文化重要发祥地之根,是盘古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地方。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 反馈建议:gxwxkj@163.com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10:00-19:00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Www.WuXuan.Cc. All Rights Reserved -   ( 桂ICP备12000868号 ) -  桂公网安备 45132302000103号
广西网警虚拟岗亭广西网警网站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