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渊远流长的武宣壮师剧

[复制链接]
查看: 2482|回复: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1 08:4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武宣。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微信登录

x
渊远流长的武宣壮师剧

谭茂同

    壮族师公戏,是由师公跳神发展而成的,武宣壮族人民称之为“唱师”、“跳麽”、“唱诗”、“跳神”等,1987年后正式被称为“壮师剧”,并被列为壮族七大剧种中的第二大剧种。师公歌舞源于古越巫,秦汉时巫风巫舞极为盛行。汉武帝征平南越时曾驻师武宣(《武宣县志  园池祠墓碑石》),武帝“尤信越巫”(《风俗通义·怪神》);“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史记·孝武本记》)。越之后裔,承先祖崇巫遗风,沿袭至今。壮族巫觋歌舞在明代受梅山道教的影响,并与之融合,形成了巫、道、佛综合信仰的宗教歌舞。这种壮化的宗教歌舞不断发展,到了1872至1874年间在贵县(今属贵港市)鹤山村一带形成了早期的师公戏。师公戏流传至武宣后,逐渐发展壮大,并且在这一带盛行起来,最后形成了完整的壮师剧。2002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武宣县通挽镇 “广西民间艺术之乡”(壮师剧)的荣誉称号。

  据考证,武宣县原有15个传统师公班(通挽4个,东乡3个,禄新3个,桐岭2个,二塘2个,三里1个),各戏班都有师班谱,其中以通挽大昌师公班的历史最为久远。该师公班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从贵县龙山一带传入,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已知的保留最为长久的师公班谱系,如今的继承人覃怀山(民间戏剧家)已经是第十九代。据黎镇桃先生于1982年考证:覃怀山是黄淑仕(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壮族民间剧作家)的正规受戒徒弟。当时黄淑仕老艺人追忆,他的曾祖父留有一宗师牌位屏(用白布做成),正中写有“香山大乘会上前传后度阴阳师傅一派宗师位”。这就说明师公文化是巫、道、释等宗教文化的融合体。解放初期,黄淑仕、覃怀山等民间艺人组织成立了大昌壮师剧团,演员达五十多人,是当时武宣县最大的业余壮师剧团。1953年,黄淑仕和覃怀山参加广西省第一届民族民间文艺观摩会演,获优秀节目奖和优秀个人演员奖。1982年9月,在武宣县城成立 “武宣壮师改革实验剧团”,这是壮师剧历史上的第一个专业剧团。该剧团排演了《心灵》、《新花》(均由专业作者罗福义创作)等比较经典的现代壮师剧目,并下乡巡回演出 23 场,观众达4万多人次。

  历年来,武宣县各个壮师剧团(师班)所演出的传统剧目有《盘古》、《雷王》、《达七》、《白马姑娘》等四十多个,现代剧目有五十多个,全部用壮族方言演唱;这些戏剧音乐大多采用壮族传统民歌、壮欢的曲调,主要有师腔(七言)和欢腔(五言)两种;主要的伴奏乐器是蜂腰鼓(壮语称“沌盟”),该鼓音色独特,与大鼓和两个沙锣合奏时,具有庄严、雅穆之感,因此其风格带有壮族宗教音乐古朴的韵味。改革后的壮师乐队,又加入了民族管弦乐,更丰富了壮师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武宣壮师剧的传统舞蹈为明灯舞、马鞭舞、竹马舞、神仙面具舞等。这些节目曾参加广西省民间文艺观摩演出并获奖。

  壮师剧从起源形成发展数百年来,代代相承,一直活跃在黔江两岸,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成为武宣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戏剧。
武宣同城-信息发布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 反馈建议:gxwxkj@163.com
  • 工作时间:周一到周五 10:00-19:00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Www.WuXuan.Cc. All Rights Reserved -   ( 桂ICP备12000868号 ) -  桂公网安备 45132302000103号
广西网警虚拟岗亭广西网警网站备案